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 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2023版)

发布者:发布时间:2024-03-12浏览次数: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20237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0805

、培养目标

本学科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适应现代材料科学与工程发展需求,具有较高政治理论素养和良好道德修养,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及较宽的国际视野,具有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宽厚的专业基础知识,掌握本学科的现代实验方法和技能,具有一定科研工作能力并胜任普通高等院校和研究所的教学科研工作、从事专业相关的技术开发及管理工作的专业技术型高级人才。

具体目标是:

1.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总目标,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服务国家和人民的高度社会责任感、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创业精神,科学严谨和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和工作作风,身心健康。

2.掌握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扎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掌握解决材料科学与工程问题的先进技术方法和实验手段,熟悉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发展现状、趋势和前沿科学技术。

3. 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较熟练的阅读能力,一定的写、译能力和基本的听、说能力,能适应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学习、研究和学术交流。

4.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主要为普通高等院校和研究所培养专业技术型高级人才。

、研究方向简介

1.材料物理与化学(二级学科代码:080501

01 新型水处理功能材料的开发及应用

02 先进材料的分子设计与合成

03 纤维材料的结构与性能

04 用于样品前处理的纳微新材料的设计及开发

05 新型光电功能材料与器件物理

06 功能材料的结构和性质计算

07 分子团簇的结构稳定性

2.材料加工工程(二级学科代码:080502

01 纤维制备及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加工

02 材料改性及功能材料的制备和成型加工

03 金属材料先进加工与再制造技术

04 无机非金属材料成型加工

05 可降解材料设计与加工

06 高分子材料及助剂设计与制备

07 微纳功能材料的设计合成与应用

3.材料学(二级学科代码:080503

01 能源材料设计与合成

02 生物医学高分子材料的制备及其应用

03 光热诊疗一体化试剂

04 智能聚合物材料

05 超高温结构陶瓷基复合材料

06 高分子导电、导热复合材料


三、学习方式及修业年限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取用全日制学习方式,学制为3。因客观原因未能按期完成学习任务者,可申请延长学习年限,在校最长学习年限(含休学和保留学籍)不超过4年。

四、培养方式

1、培养方式

采用课程学习、科学研究和学位论文相结合的培养方式。

课程学习是研究生掌握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构建知识结构的主要途径。其中公共课程、学科必修课程和学科选修课程主要在校集中学习。

通过科学研究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硕士生获得实践经验,提高实践能力。

学位论文是研究生综合运用所学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在一定科学研究经验基础上,掌握对实际问题研究能力的重要手段。选题应具有较高的理论意义或较好的应用价值。学位论文研究工作一般应与科学研究相结合,时间不少于1年。

2.导师指导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研究生的培养采用导师单独指导或导师团队共同指导的方式。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具体负责个人培养方案的制定、科学研究等工作的组织协调。导师团队共同指导由导师团队对硕士研究生培养的各个环节进行把关。

五、课程设置

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学分一般为29学分,其中公共基础课7学分,学科必修课10学分,学科选修课12学分。

1 课程学习学分分布

课程学分

29学分

必修学分

17

选修学分

12

课程类别

修学分

公共

基础课

政治理论课

3

外国语课

3

科学道德与学术规范

1

学科必修课

10

学科选修课

12

培养环节

1.培养计划(1学分)

制定详细完整的培养计划并要求研究生按照培养计划完成学业任务。

2. 开题报告(1学分)

开题报告应该在阅读大量有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全面介绍和分析该研究领域国内外研究背景、最新进展、研究方法及最新成果等。内容包括:

1)研究问题与文献综述

2)研究意义

3)研究目标与内容

4)研究方法与实施步骤

阅读主要参考文献原则上硕士生不少于40篇,其中应包含不少于10篇的外文文献。近五年内发表的文献一般不少于三分之一。硕士研究生开题报告的撰写格式按照《吉林化工学院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撰写格式》标准执行。开题报告工作由材料学院研究生教育负责人统一组织,严格把关,公开答辩(须保密的除外),由材料学院开题报告考核小组进行考核。

3.专业实践(2学分)

专业实践环节包括教学实践和专业生产实践。教学实践包括协助授课教师对本科生的辅助教学和辅导,指导本科生的生产实习和毕业设计,参加实验室工作等。研究生所在学院对硕士研究生的实践效果应有检查、评定。

4.中期考核(0.5学分)

中期考核工作通过报告会的形式进行,报告应包括下列内容:

1课程学习情况;

2)已查阅的文献情况;

3)学位论文工作进展及现状

4)阶段性结论、成果及新见解;

5)论文进展中的难点和尚需解决的问题;

6)下一步研究内容和工作计划;

7)公开发表学术论文情况等。

由材料学院硕士研究生教育负责人组织材料学院中期考核小组进行考核。

5.学术活动(0.5学分)

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至少要参加6次学术报告及讲座,报告和讲座可以是本专业学科前沿的内容,也可以是交叉学科门类的内容。每次学术活动要有500字右的总结报告,简述内容并阐明自己对相关问题的学术观点或看法。还要定期开展研究生研讨会,研讨会内容可以包括学术论文研讨、课题研究讨论等多种形式

2 培养环节学分设置

培养环节

学分

培养计划

1

开题报告

1

专业实践

2

中期考核

0.5

学术活动

0.5

总学分

5

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

材料学科的学位论文工作中,注重引导学生运用科学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前沿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主要环节:研究计划、开题报告、论文进展报告和论文评阅与答辩等。对学位论文工作各个环节做出具体规定和要求,切实保证学位论文的质量。

1. 学位论文选题

论文选题应在导师的指导下,由研究生独立进行。鼓励研究生结合导师的研究方向、科研项目和本人的特长及科研能力、学习基础等进行选题。硕士生选题应该具有创新性、先进性、必要性和可行性。

2. 专题文献阅读

专题文献阅读是培养研究生的文献查阅和综合国内外研究现状的能力,通过对相关学科和研究领域的文献查阅和阅读,了解自己研究方向的进展和动态,了解前人所做的工作,并从中发现问题,提出个人见解。

3. 科研调查

研究生通过专题文献阅读后,根据初步确定的论文题目和对科研项目的初步了解,在导师指导下,可进行调研,时间可以根据需要在开题报告前安排。

4. 研究计划

硕士生应在导师指导下,尽早初拟论文选题范围,并在第二学期开学一个月内制订研究计划,提交各培养单位备案。

5. 论文开题报告

硕士生一般应于第三学期完成开题报告,同时应完成文献综述(参阅文献不少于40篇,其中外文文献10篇以上)。开题报告的时间与论文通讯评阅时间间隔不应少于一年。开题报告的审查应重点考查硕士生的文献收集、整理、综述能力和研究设计能力。

6. 中期检查

中期检查由论文中期检查小组对研究生论文工作进展,工作现状及工作态度等进行全方位考查。通过者,准许继续进行论文研究工作;检查小组对拖延进度,难以按期完成论文工作,可以提出推迟其答辩时间或终止其论文工作的建议,报校学术委员会批准后,延期答辩或按肄业处理。具体办法见《吉林化工学院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中期检查管理办法》。

7. 撰写论文

学位论文的撰写需按照《吉林化工学院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撰写规范》要求,具体撰写格式请参考《吉林化工学院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书写范例》。

8. 论文答辩

材料学科硕士研究生的论文答辩需遵从如下要求和程序:

1学术成果及自身素质要求

学术型学位硕士研究生科研成果以“科研”能力为主。材料学院研究生科研成果及学术能力考核小组负责研究生科研成果及学术能力考核工作。研究生科研成果及学术能力采取“积分量化”方式。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科研成果及学术能力要求量化分数不得小于30分。具体见附件1

注:所有业绩的第一完成单位均为吉林化工学院

2 硕士研究生提出答辩申请,并通过相关部门的审批

3答辩资格审查。研究生答辩资格由各院分学位委员会和研究生学院分别组织进行审查

1)各学院分学位委员会审查内容如下:

学位论文是否由研究生本人独立完成;

论文格式审查是否合格。

2)研究生学院审查内容如下:

德育考核是否合格;

研究生是否修完培养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成绩是否合格,是否达到培养方案所要求的最低学分数;

是否持有公开发表的与学位论文内容相关的学术论文或其相关业绩材料。

4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组成

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由五位副教授及以上职称(或相当职称)的专家组成,论文答辩委员会主席应当由委员中教授或相当职称的专家担任。答辩委员会应另设秘书一名,负责答辩过程中材料整理等工作。

5答辩成绩

答辩成绩分A(优秀)、B(良好)、C(合格)、D(不合格)四个等级,同时就是否同意建议授予硕士学位做出表决。表决采取不记名投票方式,经全体成员三分之二以上同意(不包括三分之二)方可通过。论文答辩未通过者,应修改论文,并再次申请答辩,两次答辩的时间间隔不得少于半年。

6学位授予:符合下列条件者方可授予硕士学位

1)通过硕士学位论文答辩;

2)校学位委员会审核通过;

3)提交授予学位所需的其它材料。

7论文内容知识产权

硕士研究生从事毕业论文的工作内容、所取得成果的知识产权属于吉林化工学院。与外单位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或联合开展毕业论文的,根据合作合同判定产权归属。

八、科学研究能力与水平基本要求

研究生研究能力水平采用量化积分方式,研究成果量化考核总分数需高于40分。具体量化标准见下表:

3 本学科硕士研究生研究成果量化考核标准

序号

量化项目

项目等级

量化分数

审核要求

1

科研论文

公开发表

5

研究生需为第一作者或除导师外第一作者,第一发表单位需为吉林化工学院。已发表的科研论文需提供论文原文,发表期刊封面目录;已发表见刊的科研论文提供论文原文,检索页面截图;已接收未发表的科研论文需提供接受函。由各研究生培养单位研究生科研成果及学术能力考核小组负责审核

省级期刊

10

中文核心

20

EI收录

40

SCI收录

50

2

科研项目

校级项目

5

科研项目必须为其学位论文核心内容,不得单纯以研究生在项目书中排名作为评价依据。校级及市局级项目及校企合作项目需排名前4、省级项目需排名前六,国家级项目需排名前8。参与与论文不相关的科研项目不得纳入量化考核体系(主持或除导师外排名第一除外)。未结题的科研项目,需提供项目申请书;已结题的科研项目,需提供项目验收报告。由研究生培养单位研究生科研成果及学术能力考核小组负责审核。

市局级项目

10

省部级项目

15

国家级项目

20

校企合作

10

3

专利

公开

10

需提供专利授权书。公开专利要求研究生排名第一或除导师外排名第一;授权专利要求研究生排名前六。由各研究生培养单位研究生科研成果及学术能力考核小组负责审核。

授权

50

4

学科竞赛

省级一等奖

20

学科竞赛获奖需为目录中的学科竞赛,需提供获奖证书。个人获奖需为研究生本人;团队获奖,研究生需为第一获奖人或除导师外第一获奖人或研究生为团队负责人。

省级二等奖

10

省级三等奖

5

国家级一等奖

40

国家级二等奖

30

国家级三等奖

20



4 本学科硕士研究生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性质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学分

总课时

开课学期

考试方式

公共

必修课

7学分)

GG001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2

32

第一学期

考试

GG002

自然辩证法

1

16

第一学期

考核

GG004

英语

2

32

第一学期

考试

GG08050001

专业外语

1

16

第二学期

考试

GG08050002

科学道德与学术规范

1

16

第一学期

考核

学科

必修课

10学分)

BX08050001

材料合成与制备

2

32

第一学期

考试

BX08050002

材料分析方法原理

2

32

第一学期

考试

BX08050003

高分子化学

2

32

第一学期

考试

BX08050004

聚合物成型加工原理

2

32

第一学期

考试

BX08050005

固体化学

2

32

第一学期

考试

专业

选修课(12学分)

XX08050001

碳纤维复合材料轻量化技术

2

32

第一学期

考查

XX08050002

无机材料物理性能

2

32

第二学期

考查

XX08050003

功能材料导论

2

32

第二学期

考查

XX08050004

材料热力学

2

32

第二学期

考查

XX08050005

金属材料先进制备技术

2

32

第二学期

考查

XX08050006

材料加工组织与性能控制

2

32

第二学期

考查

XX08050007

高分子材料

2

32

第一学期

考查

XX08050008

功能材料

2

32

第一学期

考查

XX08050009

晶体结构与缺陷

2

32

第二学期

考查

XX08050010

固体物理

2

32

第二学期

考查

XX08050011

高分子物理

2

32

第一学期

考查

XX08050012

材料物理性能

2

32

第二学期

考查

XX08050013

功能陶瓷材料及制备工艺

2

32

第二学期

考查

XX08050014

无机纳米材料

2

32

第二学期

考查

XX08050015

无机有机复合材料

2

32

第二学期

考查

XX08050016

材料表面与界面

2

32

第二学期

考查

XX08050017

金属力学性质微观及宏观理论

2

32

第二学期

考查

XX08050018

光电催化材料

2

32

第二学期

考查

XX08050019

新能源材料

2

32

第一学期

考查

XX08050020

催化研究方法

2

32

第二学期

考查

XX08050021

分子筛与多孔材料

2

32

第一学期

考查

XX08050022

电化学原理

2

32

第二学期

考查

XX08050023

聚合物基复合材料

2

32

第二学期

考查

XX08050024

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

2

32

第二学期

考查

XX08050025

高分子合金

2

32

第二学期

考查

XX08050026

高分子流变学

2

32

第二学期

考查

根据研究方向至少选修6门(12学分)